阎良区创新模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阎良区按照“阵地育人”的理念,将中国梦宣传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促使市民群众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理念引领。阎良区设立了“粟邑村里丰宣园”展示牌,重点介绍丰宣示范园从创业伊始到成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发展历程,生动阐述了以王思妮为代表的创业者实现个人梦想的心路历程;设立理念类展示牌“一个筑梦的起点,一个追梦的历程、一个圆梦的港湾”,总结提炼了“诚信是本、文化为媒、播种绿色、收获幸福”的园区建设理念,鼓励园区建设者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共筑“中国梦”。
故事激励。阎良区设立了“一飞冲天”展示牌,生动阐述航空城儿女积极践行“包容大气、精致和谐、航空兴业、志在超越”的城市精神,建设中国航空城的生动实践;设立了“商鞅变法”展示牌,通过讲述变法故事,让市民群众体会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图文传播。 阎良区设立了“在水一方”、“阎良甜瓜”、“阎良相枣”、“阎良早春菜”、“阎良酥梨”等区情类展示牌,用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示了阎良品牌产业的发展现状,体现航空城儿女勤劳善良、勇于追梦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激发了阎良人民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阎良区按照“学习育人”的理念,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论普及结合起来,努力把“理论大讲堂”转化为“亲民大田园”, 使市民群众一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一边接受理论教育的熏陶和洗礼,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助推了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开设“丰宣大讲堂”。依托文化长廊,阎良区进一步丰富“市民大讲堂”的内容,创设“丰宣大讲堂”,每半月开展一期,由区群众宣讲团成员、丰宣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思妮以及村里村外的先进典型讲述返乡创业故事和果蔬种植科学技术,不但激发了市民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更是为老百姓致富增收提供了“智囊团”。
组建田园解说队。“农业园区+文化元素”的新模式,使农业园区建成了“文化景区”,阎良区的区情宣讲员、合作社社员都成了田园解说员,成为推介宣传阎良的主力军,通过他们的精彩解说和现场感知,让来宾、市民群众、客商、游客既能体现到阎良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又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使人有感想、有记忆、有收获。
制作主题书签。阎良区从细节入手,结合文化长廊总体设计,专门设计制作的由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案、一句句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组成的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书签,游客和市民群众只要来到示范园的文化长廊,都会收到阎良区赠送的主题书签,让你时时处处都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感受核心价值观的可贵,从而起到了润“人”无声的作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