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尚德西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2)
志愿服务
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日臻完善
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有生力量;志愿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尺。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深深浸染着这片热土,也让志愿服务的精神得以不断发扬光大。
志愿者关爱残疾人朋友,带他们逛城墙
西安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学雷锋、三关爱、大西安全城联动”品牌活动为载体,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努力推动志愿服务到基层、社区和家庭,切实提升城市文明的道德内涵,让市民在文明创建中受益。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推进,志愿者招募、注册、考核、激励、表彰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完善,全市的志愿服务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西安义工网、西安文明网、市志愿者联合会QQ群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志愿服务需求信息,解决志愿服务需求对接“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城市街头建立13个志愿服务驿站,为市民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便利。
2014年以来,全市五次召开志愿服务推进大会,制定了志愿服务注册、社区记录、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等项制度。全市志愿者已达77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9.3%。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达3062个。在全市建立了529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开展党团员到社区注册志愿者活动,2000多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在参加志愿服务中感受着快乐,塑造着新的自我;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关怀,体会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