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尚德西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6)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西安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出台《2014-2016西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系统推进理想信念、道德实践、素质教育、成长环境“四个工程”。深化中央文明办部署的“我的中国梦”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网上祭英烈”、“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经典诵读、优秀童谣征集传唱、升旗仪式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最美西安少年”评选等多种主题活动。
发挥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中心”活动,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系统化、常态化、长效化。将素质教育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把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评定纳入升学考核,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格局。组织开展进校园活动158场、进社区127场、进中心3000多人次,“三走进”活动具体做法在今年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积极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特殊儿童行动,举办“同城、同校、同成长”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活动和特殊孩子展能运动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先后报道了活动开展情况,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典型评选
两年中4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标杆,引领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观导向,选拔和宣传道德模范,就是彰显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平。近年来,西安通过选树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类型的道德典型,形成了级级抓典型,行行出模范,层层有先进的良好局面。
2013年,西安市出台《西安市道德模范奖励优待实施意见》,在全市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形成6级推荐机制和补充推荐机制。整合“身边好人”“最美青年”“最美家庭”“十大孝子”“百姓英雄榜”“凡人善举”等评选,设立“善行义举榜”。启动了“西安好人”评选表彰,市文明办联合西安警备区、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西安日报社、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每月评选“西安好人”,设立“西安好人榜”,向社会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涌现出来的“西安好人”、“陕西好人”、“中国好人”。
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更多的人从崇敬模范,到模仿模范,继而到实践模范,形成了可喜的“蝴蝶效应”。目前,西安市已有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提名奖12人,中国好人45人,陕西好人24人,省级道德模范33人,百姓英雄2600人,文明市民标兵700人,凡人善举195人。道德模范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已经成为一支能影响、团结和带动全社会的团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