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尚德西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7)
节俭养德
把节俭节约原则纳入文明创建活动中
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历史上俭以养德的著名人物和动人故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 使俭以养德的理念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各区县、各系统广泛开展“节约之星”评选活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厉行节约的先进人物、示范单位和经验做法,让节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闻媒体设立曝光台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栏,开展“曝光泔水缸行动”,发动市民随手拍摄曝光浪费粮食现象;各网站开设专题网页,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形成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奢侈浮华的强大舆论。
此外,我市还开展“资源循环利用行动”,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促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严格执行“限塑令”,减少过度包装;开展“绿色照明行动”,严格控制景观过度照明,支持推广LED照明产品,逐步淘汰白炽灯;开展“节能利民行动”,引导消费者购买1.6升及以下低排量及新能源电动节能环保汽车,加快推行绿色交通和“9·22无车日”活动;开展“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倡导市民收集废旧纸张和书刊,将售卖所得款项捐赠给慈善组织专项账户,救弱扶困。
文化传承
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文化积淀夯实文明根基,文明提升彰显城市灵魂。充分发挥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举办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丝路起点·美丽西安·中国梦”经典诵读、祓禊群众文化节等活动,打造“我们的节日”地方文化品牌,引导市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我们的节日·端午经典诵读活动
突出文化内涵,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日文化活动,把“我们的节日”过成文化节;突出民族特色,组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把“我们的节日”过成爱国节;突出人文关怀,积极开展节日敬老、爱幼、助残、帮困等志愿服务,把“我们的节日”过成仁爱节;突出未成年人,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导他们参与节日活动,把“我们的节日”过成传承节。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全市性示范主题活动。引导市民通过厅堂悬挂家训、诵读经典、文明祭祀多种形式继承传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