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水绕汉城”之景渐实现 未来从汉城湖到北客站可乘船

2015-08-11 09:18  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字号:T|T

开栏语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将渭北工业区建设、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八水润西安、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公路交通枢纽建设确定为五项重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关乎西安长远发展,关乎美丽西安建设,关乎民生福祉。

三年来,全市上下共同发力,各行各业夜以继日地向锁定的目标全力挺进,创造了诸多奇迹。即日起,本报开设“聚焦事关西安长远发展五项重点工作”栏目,全面展现五项重点工作实施三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将“八水润西安”工程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8月10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在调研水务工作暨“八水润西安”工作时,要求市水务局高标准做好“八水润西安”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加快治理步伐,尽快将西安丰富的水系展示好。西安市长董军在听取水务工作汇报时提出:要立足长远、高起点地搞好“八水润西安”规划,加快推进实施。

三年的努力已相继完成 10条河流主要河段生态治理工作

“八水润西安”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实施“571028工程”,即建设5条生态引水体系,打造7片湿地,生态修复10条河系,新建、改造提升28座湖池。按照规划,到2020年,西安将建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应急备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有效补充”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以及“自然河流为主轴、人工水系为主线、湖池湿地为核心”分布均衡,功能完备的水生态修复保护体系。全市主要河流均得到有效治理,水面面积将达到7.6万亩。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八水润西安”工程成效斐然,已相继完成10条河流主要河段生态治理工作,新建高标准堤防386公里;建成“九湖十湿地”,新增生态水面8260亩、湿地面积1.79万亩,提前一年达到“三年效果初现”的规划目标,西安城市水环境持续向好,得到了市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东郊200万市民喝上来自秦岭的山泉水

2015年5月8日上午10点50分,继黑河引水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水源工程——李家河水库,历经5年多时间建设,开始正式向城市供水。

随着水库通水阀门的开关开启,8分钟后,来自秦岭山中的清澈泉水流入大坝后的电站汇流池,经输水隧洞、新建总干隧洞、总干渠、引岱干渠、压力管线流向西安的白鹿原水厂,经过水厂净水处理后进入到城镇居民家中和企事业单位。

作为“八水润西安”的重点项目,李家河水库将向东郊200万市民供应来自秦岭的山泉水,让那里的居民告别地下水与渭河水。为了保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西安在不断加强黑河供水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先后建设引乾济石、引湑济黑等两大调水工程,此后三五十年内,西安城市供水都将得到有力保障。

全面实现了“渭河三年变清”的计划任务

渭河作为大西安的母亲河、城中河,其治理工程不仅要让渭河水质改善,河滨生态景观提升,还应让它承载发挥人文景观功能,使渭河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这项全省重大民生工程,历届省市领导都十分关注。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也走在了全省前列。“陕西渭河全线整治工程规划架设桥梁54座,西安段需架设21座,工作量占到全省总量的38%。其中全省渭河治理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桥梁——灞河入渭口防汛交通桥目前已宣告建成。周至、户县等区县所承建的桥梁也已基本完工。”西安渭河建管处工程部部长王伟告诉记者。

据了解,渭河全线已建成以灞渭桥为代表的桥梁7座,以西安湖为代表的人工湖池14座,以灞渭河口湿地为代表的湿地3处,全面实现了“渭河三年变清”的计划任务。下一步,还将结合黑渭、涝渭、泾渭等河口湿地建设,着手渭河西安段16万亩滩区整治工作,力争早日让市民受惠。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前7月西安500个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285.77亿

2015-08-10 17:08阅读

西安市召开市级重点项目协调推进会

2015-08-10 11:57阅读

西安“长途客票咨询点”坑害乘客 3家票务公司6店被查

2015-08-09 12:23阅读

志愿者为乘地铁准妈妈免费发爱孕徽章 请给她们多份关爱主动让座

2015-08-07 13:24阅读

2015西安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正式启动

2015-08-06 16:32阅读

西安4小孩吃隔夜瓜中毒 提醒:勿给孩子食用隔夜食物

2015-08-05 16:38阅读

西安昨暴雨致小峪河村突发山洪 已致6人遇难3人失踪

2015-08-04 09:5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