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出台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方案(2)
项目须精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起,各类农业项目要将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作为立项的必要条件和可行与否的一项硬性约束,同土地、规划等前置条件并行设置。同时,结合项目规模、资金额度等核算带动贫困户数量,科学评估产业项目扶贫效应,对带动贫困户数量多的要优先倾斜支持,让农业项目资金向贫困区域倾斜。
下一步,我市还将探索折股精准量化,按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扶贫新思路,大力推广“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持资金折股量化”扶贫合作模式,确保贫困户分享更多资产收益。
探索在企业或合作社中成立贫困户股权监督委员会,确保贫困户享受上不封顶、下有基本分红保障的收益,保底年收益率在5%以上。同时,财政支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集体经济收入,要明确一定的比例和数额对贫困人口进行补助,鼓励采取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劳务托管等方式,确保扶贫对象长期稳定精准收益。
从2017年起,我市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也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及现代农业园区评定的前置条件和硬性约束。
每个贫困村形成1-2个主导产业
我市将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将培训任务重点向贫困村、易地搬迁安置区倾斜,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每年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要集中轮训一遍,确保每个贫困村形成1-2个农业主导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掌握1-2门生产技术,促进先进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转化,提高贫困人口整体技能素质,切实增强脱贫致富能力。
今后,在移民搬迁工程园区,我市将配套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进一步立足实际,推广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以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稳定精准脱贫为目标,注重“帮扶主体、利益联结”,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扶贫模式,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契合点,真正建立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有效模式。
我市将加快推进贫困区域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颁证,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林权等抵押和担保试点,引导贫困户以农房、土地、林地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鼓励贫困村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折股,采用入股、租赁、联营等方式发展企业经营,让贫困户实现保底分红、固定返利,分享改革成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