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村劳动生活场景消逝 户县农民画创作面临“源泉”匮乏窘境
图为参观户县农民画的外国游客。 王文吉 摄
“传统农村劳动生活场景逐渐消逝,户县农民画的创作‘源泉’匮乏。”西安户县文化馆馆长程君宝说,这是目前农民画面临的一大窘境。
取材于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户县农民画,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当地有2300多人参与过农民画创作,已有作品10万余件,数千件在美、英、德、法等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户县也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是当时创作农民画的写照。”程君宝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之前火热的传统农村劳动生活逐渐消逝,使户县农民画的创作源泉变得匮乏。现在创作出来的户县农民画,大部分仍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产、生活内容。“新作品出不来,旧作品反复印制,市场对农民画产生了审美疲劳。”
曾多次赴国外参展教学的户县农民画作者潘晓玲告诉记者,“行情不如以前,问的人多买的人少。”户县农民画创作内容有繁有简,一幅方桌大小的画可能需要三四周,有时耗时耗力绘制的作品却卖不上价,收入也不固定。如今她的画室也逐渐转型为游客体验、教学为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