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陕北老哥俩西安街头做月饼12年 “土”办法受欢迎

2017-09-11 09:35  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字号:T|T

陕北老哥俩西安街头做月饼12年 “土”办法受欢迎

老哥俩每年来西安做月饼 记者 党运摄

馅料是花生米、葵花籽、葡萄干、核桃仁、五谷杂粮,用纯手工压模、点红、烘烤,再加上传统纸卷筒包装,这样的月饼,真是“土”到家了。

西安仁义路,这对姓马的“老哥俩”,又来了。

这是第12年了,每年进入农历七月,两人从榆林绥德吉镇老家一起赶来西安,卖一个月手工月饼,再返回老家。

年纪稍长的是马新韩,65岁。他从12岁开始学习打月饼,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他们做的月饼,最大的特点就是“土”。马新韩说,月饼原料是用五种材料制成,“前几年一直用土灶火烘烤,现在改成了烤箱,但是方法和工艺一直坚持的是‘土办法’。”

所谓“土办法”,是陕北的一种方言。

说形象点,就是把馅料包入饼里,放入枣木制成的模子里,用手掌压平、压实后,将成型的月饼取下,放在铁鏊子上,待面皮发硬后,再放入烤箱烘烤,又香又酥又脆,咬一口,酥皮往下掉。

做月饼讲究“七分炉工,三分面饼”,烤的好不好是关键。层层叠叠的酥皮,说它软,却隐含着几分酥,说它酥,又潜伏着几分韧,这种口感,完全来自于烘烤的手艺。

56岁的马维强,是马新韩的邻居,他负责烘烤。“烤箱不像是电炉子,温度可以随意调节。”马维强说,别看工艺简单,但是全靠师傅的经验:什么时候进烤箱、温度够不够、什么时候该翻拾,都很有讲究。

每天早上5点多,两人开面、调馅,6点多出摊,一直到下午6点多收摊。

“每天打500个月饼,站上一整天,腿都肿了。”马新韩说,打月饼是个苦差事,尤其是这些传统工艺,很多年轻人不感兴趣,会的人越来越少,坚持来西安卖,就是想让城市人吃上原生态。

来西安卖月饼12年,两人拥有一大批老客户,甚至将月饼卖往北上广等城市。

“很多月饼吃起来有点腻,这种月饼外皮很酥,入口易化,一点都不腻,我一口气吃了三个。”昨天下午,在月饼摊前一位大伯说,吃腻了流水线上生产的月饼,这才是月饼本该有的样子。(三秦都市报记者 宋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灞桥区举行庆祝第33个教师节座谈会

    2017-09-08 18:39阅读

    西安“霸王条款”又抬头 市民婚宴遭捆绑收费

    2017-09-07 18:09阅读

    招揽精英人才增加城市活力 西安户籍新政促进人才“西北飞”

    2017-09-06 10:26阅读

    西安市第一中学举行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

    2017-09-05 11:33阅读

    西安市2017年新任中学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2017-09-04 16:02阅读

    西安77岁老人摔倒众人忙去扶 老人说心里很暖

    2017-09-03 09: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