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高铁的前世今生:7条秦蜀古道三分之二在陕(6)
米仓道:三国时期的军事线路
溪山曲尽难名巧,方信苍苍造化神,鸟道依稀天上路,林居仿佛画中人。
——明·杨瞻《题灵溪》
米仓道是秦蜀古道穿越巴山的中线,因其沿途需要翻越大巴山脉的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之名虽然直至清代方才通用,但其开辟和利用却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尤其在三国时期,米仓道应当已是一条重要的军事线路,唐宋作为官道,沿途设有驿站。荔枝道衰落后,米仓道是金牛道唯一的辅助备案线路,若金牛道被阻断,官使商旅即可取米仓道往返于长安、汉中和成都之间。
金牛道:秦惠文王寻路灭蜀开建
乱峰碎石金牛路,过客应骑铁马行。白日欲斜催后乘,青云何处问前程。
——唐·雍陶《蜀路倦行因有所感》
金牛道又称石牛道,是秦蜀古道穿越巴山的西线。其名称得自“石牛粪金”的故事,正式的开通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时代,即秦惠文王“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时开通修建。金牛道自开通伊始就是南入四川的主干驿路,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其的维护和守卫。民国时期修建的川陕公路,汉中至成都段,也基本沿金牛道而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