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医疗保障水平提升 西安人看病更方便了(2)
全市已建成各类医联体37个
今年以来,市卫计委和市医改办紧紧围绕建设健康西安、实现“追赶超越”、打造西部优质医疗资源最富集城市的奋斗目标,以破解民生九难之“看病难”为导向,以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目前综合改革已经初显成效。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我市做大做强医联体,全市共建成各类医联体37个(医联体16个、专科联盟13个、医共体7个、医疗协作网1个),涵盖80所二级医疗机构和140所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制度框架。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转诊12.39万人次(上转9.04万人次,下转3.35万人次),分级诊疗成效初步显现。
慢性病老人享受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李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在碑林区太乙路街道建东街社区,市民李老太太的“家庭医生”为老人测量了血压、血糖后,详细了解老人最近的身体状况和服药情况。
李老太太患有高血压,此前她和太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可以免费享受来自中心的全科医生上门随访等服务。“家庭医生对我的身体操心得很,经常给我打电话,有时间就上门来给我测血压,跟咱自家娃一样好。”李老太太说。
据了解,我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开展了家庭责任医师签约服务。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居民,均可享受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咨询、慢性病随访等免费服务;针对重点人群,还提供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等免费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组织各种科普知识讲座,宣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
去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取“一二四联”模式。“一”是指服务关口前移一步至社区居委会,全市推广“家庭医生工作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服务。“二”是指两种签约服务包,探索基础服务包和增值服务包相结合的方式,让老百姓享受个性化服务。“四”是指四人组成服务团队,即一名专家作为技术指导,一名家庭医生、一名公卫专干和一名社区护士提供服务,让老百姓得到安全放心的服务。“联”是指医联体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医联体的作用,逐步向签约居民提供二级、三级医院转诊绿色通道、预约专家号、预留病床等服务内容,丰富签约服务内涵。
今年,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二四联”模式持续深化。截至10月底,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置了全科医学科,对2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全科医师培训,组建签约服务团队818个,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35个,累计签约315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56.7%。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