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博物馆登陆《国家宝藏》 讲解员白雪松实力“圈粉”(2)
上班感觉像“上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历史上对碑林进行过多次整修,近代以来西安碑林最大的一次整修在1937年至1938年进行,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对整修方案予以具体指导,为今日碑林格局打下了基础。其中的石台孝经碑亭照旧翻新,并将地面挖低,使3层台基全部显露,柱间改为栏杆,这一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谁也没有想到,石台孝经碑在西安碑林放置了数百年后,竟然从中又发现了新的宝贝。1973年,文物专家在对石台孝经碑进行修缮时,在石台孝经的缝隙中,意外发现了宋金时期木刻版画《东方朔盗桃》和怀仁集王圣教序碑整幅南宋拓本,以及宋金时期钱币等其他文物。其中的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南宋拓本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我有的时候上班感觉像上朝,尤其是走到石台孝经旁边,右边是右将军王羲之、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左边是太子少师柳公权、张长史草圣张旭,全世界居然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能把中国几千年来诞生地几乎所有的书法家‘一网打尽’,我们还有元朝皇帝的圣旨,明朝嘉靖皇帝的宸翰,还有康熙、雍正、乾隆的碑石,乾隆的碑石不能进屋,屋里面有点挤,只能放在室外。”白雪松说,第一展厅有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唐代教科书“开成石经”,650252个字,114方碑,1100多年过去了,一碑不少,都在碑林,还有秦朝宰相李斯给秦始皇歌功颂德的峄山碑……这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宽厚的肩膀,就是让我们踩在上面,哪怕能稍微省一点点力气。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