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后年公共自行车达5万辆 力争与地铁站步行控制在2分钟内(2)
未来篇
明后年每天使用人数达到33万人
市民的反映代表了未来我们的发展和服务方向。今后,西安市的公共自行车站位会不会设在自家的小区门口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昨天,记者专门采访了西安市建委和西安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后了解到,预计2020年西安市主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规模约7.0-7.5万辆。
按照每年1万辆的自行车投入量,2016-2017年自行车规模达到5万辆,一环内自行车布点密度达到规划要求。预计全年日平均使用量达到28-33万人次/日。
为此,还加大对调度场站设施建设。目前仅有未央、曲江、长安、高新、浐灞(临时)特级站投入运营,为缓解高峰时段调度压力,将尽快启动灞河新区、航天、碑林扩容。间距控制在500-800
区、新城区、莲湖区特级站,加快新建大兴特级站、经开特级站。此外,根据潮汐流向,优先在高新、未央路(北关至凤城八路)沿线建设闸机式站点;对于老城区适当加密站点,有条件的进行扩容。
同时,完善站点布局,合理规划等级分布,满足群众的强烈呼声。对自行车需求大的区域如高新、经开中心区、莲湖、碑林、大明宫保护办自行车站点加密,有条件改造的站点进行扩容。适当加密土门片区自行车布点,租赁点间距控制在500-800米。加密地铁一号线、二号线站点附近的租凭点,力争公共自行车与地铁站换乘步行时间将控制在2分钟以内,以实现城市公交与公共自行车交换绿色出行模式。
自行车绿道将会越来越通畅
道路系统是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的基础,目前西安主城区自行车网络骨架基本完成,城市主次干路均设置有自行车道,未来主要加强自行车的路权管理,营造良好的骑行环境。
三环以内侧重执法和设施管理,规范自行车停放,加强对沿街商铺、无序设摊、违法停车等占用自行车车道行为的管理;在机动车与自行车之间干扰较大的道路增加隔离设施保护栏。三环以外,侧重设计指引,新建城市道路优先满足非机动车和人行道宽度。
高峰期专人值守保证市民及时供还车
为把公共自行车这项民生工程办得更好,政府还将加快优化公共自行车的服务系统,提升公共自行车的服务品质。主要体现在扩大公共自行车服务对象,游客可通过支付押金或者办理临时使用卡使用公共自行车,提高使用量;增加巡检和服务人员,在公共自行车增点扩容的同时,更应该增加巡检人员,切实保证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延长租赁时间,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公用自行车的租赁时间;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对公共自行车进行淘汰和发放;进一步完善服务热线系统,确保接通率,提高服务质量和市民满意率;在市区主要服务点实行“有人值守”,高峰期间派专门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让市民及时供还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