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后年公共自行车达5万辆 力争与地铁站步行控制在2分钟内
昨天上午,负责西安公共自行车建设与管理的两部门负责人走进三秦热线室接听和回答广大读者的建议和问题,同时分享政府未来的计划与布局思路。未来,西安市将力争公共自行车与地铁站换乘步行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
热线篇
陪同人员也加入接热线行列
上午9:50,西安市建委计划处公共自行车项目主管人员彭肇华与西安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热线中心负责人文婷走进三秦热线室。面对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她们提前进入状态开始接听。“我每天下班晚,9点以后坐公交很不方便,能不能把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服务时间延迟到晚10时以后?”“您好,我是一名来西安旅游的游客,想骑车游玩大唐芙蓉园、南湖等景点,可不可以为外地人就近办理临时卡?”铃声此起彼伏,读者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看到两位接线人员应接不暇,陪同文婷一起前来的西安公共自行车服务管理公司办公室宣传干事王媛也加入到接听的行列。
“您好,感谢您的参与,您的反映已记录了,还有其他问题吗?”“感谢您的来电,再见。”虽然是第一次走进三秦热线,三位“客串热线员”却表现的特别专业,礼貌用语体现在每一个接听的电话中。短短一个小时中,接听热线电话共计38个。
大多市民希望在自家门口设立服务站
经过汇总,市民所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建设站位、运营管理等问题上,希望政府加大力度布点,为市民在家门口设置服务站点,方便更多人能够“绿色出行”。主要体现在:部分区域租赁点布设不合理。总体布点呈“内密外稀(由二环内向外密度逐步减小),南强北弱”的布局;自行车骑行环境差,非机动车路权得不到保障;航天基地、浐灞生态区站点运行状态较差。
此外,市民建议还体现在期待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更加完善上,主要问题有:未考虑外来游客租车人员的需要;服务热线少,租还系统不完善,租车者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车况比较差,维修不及时;目前尚未在服务点内设置配套设施(棚亭),服务点支撑系统不够完善等等。
设立点位一定不能影响交通和行人通行
在接听过程中,两部门负责人耐心地解答读者的提问与建议。针对读者提出的“城墙周边为什么公共自行车站位少?”问题,西安市建委接听人员回答说,目前,建设站点必须以不能影响道路正常交通行驶和行人通行为前提条件,在符合这个前提下,现在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基本选择较宽的人行道上。城墙周边人口密集,交通量大,然而人行道却很狭窄,不适合建设众多站点,目前,政府正在深入研究解决方案。
针对众多读者关心的上下班高峰期借还车辆紧张问题,西安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两位接听人员回答,经过三年的建设,截至2015年8月5日,西安市已经建成投入运营公共自行车1146个服务站点,投入公共自行车30399辆,服务范围覆盖整个西安市。使用者可以打开西安公共自行车网(www.xazxc.com)下载APP到手机上,全市所有站点车位数使用情况实时可以看到,这样就方便多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