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绿色城墙”守护市民共同记忆
这条路东西走向,全长7067米,是现代西安最重要的交通走廊之一;这条路因纪念“中苏友谊”而得名,文化积淀让这里成为古城的“中央文化大街”;这条路种植着可以环绕城墙两圈的法国梧桐,堪称,“北中国”最美丽的林荫大道——这条路,叫“友谊路”。
纪念“中苏友谊”得名
翻阅档案,可以查阅到“西安友谊路,位于南郊小雁塔北侧,东起兴庆路南口,西至劳动南路南口,以长安北路为界,分为东西二路段,全长7067米,宽50米,沥青路面。友谊东路和友谊西路始建于1952年,以纪念《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约,为象征中苏友谊而得名。”
60多年前道路的建设场景是怎样的,记者辗转联系到位于友谊路上的西北工业大学原建工系第一任系主任陈铁民老先生,即将90岁的陈老用清晰的思路、精准的语言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当年火热的建设现场。
“上世纪50年代初,西工大还叫西北工学院,当年我们从咸阳搬到西安友谊路上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农田,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从南京迁至西安,随后与我们合并,这一时期,大家听说了友谊路的建设规划,来自南京的师生二话不说和我们一起拉着架子车,把从南京带来,已在学校初长成形的法国梧桐移植到马路上。”陈老回忆说,那时候还没有路,但年轻的他们就先用石灰撒线把行道树种好了,“直到1958年,友谊路边家村到劳动南路段,才整体修好,虽然马路很宽,快车道两边的法国梧桐也长得茂盛、迅速成荫,但路上的车一直不多,直到70年代末,这里通了第一趟公交——10路公交车,路上的车和人才慢慢多起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