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戏谑的“段子”与残酷的现实——评国足兵败西安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国足出现的地方,总少不了各种“段子”——比如:中国足球队,专业输球30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再比如,国足甫一进入12强赛,就有了赛事“预测”:第一场虽败犹荣,第二场主场惜平,第三场功亏一篑,第四场生死大战,第五场理论出线,第六场遗憾出局,第七场荣誉大战,第八场左右大局,第九场下届练兵,第十场看到希望。
这当然是对国足的揶揄,也肯定有拳拳期盼。我们当然不希望上述“预测”一语成谶,但是,从国足12强赛目前的走势来看,“预测”的内容却一再得到印证——第一场虽败韩国犹荣,第二场的确惜平伊朗,第三场一球落后叙利亚国足再难组织成像样的进攻……
国足的高关注度注定令其成为球迷的话题甚至是社会的话题,这就决定了国足或时刻与批评相伴,当然也不乏赞誉之声。比如高洪波临危受命带领国足闯入12强赛,虽有运气因素,但主流的声音还是赞誉。中叙之战后,球迷“退钱”、“下课”、“感到愤怒”、“(3场过后)已经结束了”的诟病之声顿起,其实就反映了国足的话题属性。国足打得不好,球迷宣泄实属正常,有些极端情绪可以理解,毕竟有的球迷打着“飞的”来到西安,花了住宿费,还花了球票钱,甚至有人买的还是高价票,却没想到国足在福地西安的不败金身告破,个中窝火之情可以理解。只是,类似的情况其实已经很多,难道2013年1:5输给泰国那场比赛不比这场更虐心?或许,经历了多次苦痛后,对国足实力有正确了解的球迷,把心态稍微放平一些也未尝不可。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