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落户还要提交档案 西安应出台政策杜绝“户口空挂”
新政出台,20小时内就有30万人争抢办理落户申请。5月16日,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被称为直辖市“史上最低落户门槛”的新政。而面对“人才大战”中“抢人才”政策释放的负能量,天津迅速反应,成为国内首个出台一系列“补丁政策”的城市。天津规定:无房无工作单位人员来津落户,需要提交个人档案。一石激起千层浪。档案在落户和就业方面究竟有什么影响?档案真的很重要吗?而此前,西安持续出台甚至升级系列新政,成为全国“人才大战”的佼佼者。那么,在“抢人才大战”中,此次天津“补丁”政策对西安有什么启示?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学历落户
档案在哪里?
借助户籍新政的东风,许多大学生实现了成为西安人的梦想。
个人档案的事操没操心?
“前不久,我的户口落在了西安高新区,心里也就踏实了,因为我真正成为西安人中的一员了。”
5月26日,提起西安户籍和人才新政落户的便捷,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公司财务部工作的女职员龚雪很开心,“我去高新路派出所咨询,只用身份证和大学文凭就将户口从老家甘肃张掖落在了西安高新区。”龚雪说,去年从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就想着能留在西安工作生活。大学专科毕业后,在尚未落实工作前,她的个人档案目前保管在户籍所在地张掖的人才交流中心。当公安高新分局户政大队民警善意提醒她有关档案的事情后,龚雪进行一番认真思考,决定还是将档案迁转来西安。
“啊?档案?哎呀,还真的不知道现在档案在哪里了。”提起个人档案,在西安某医药公司工作的许先生有些意外。许先生介绍,十多年前,他从山西省中医药学校大专毕业后,在一家山西医药公司上班,后来派到西安分公司工作。2018年西安户籍新政升级以后,3月上旬,他很快就将户口落在了西安,在西安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西安人。“档案的事这么多年没操心着。”许先生说,“因为我们公司是民营企业,不需要个人档案,但都建立劳动合同,在西安给员工都帮助办理了社保。”
郝先生老家在渭南,但从西安某高校毕业后到上海工作近10年,但档案一直在渭南老家一个人才交流中心保管着。“尽管在外地,但也时刻关心着家乡陕西,关注着大西安建设,”郝先生称,西安户籍新政后,他通过“掌上户籍室”渠道以学历落户项目将自己一家三口的户口落在了西安。他的女儿在上海一家幼儿园正上小班,他和妻子商量着孩子上小学后就从上海回西安继续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