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以产业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李晨熙)兴平市赵村镇小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51人。作为传统辣蒜种植片区,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探索出公司+产业+农户(贫困户)和合作社+产业+农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把传统辣蒜产业做优做强做出规模,再增加特色油菜种植加工产业,带动扶持贫困户,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企业带动,变输血为造血, 依托当地调味食品公司发展大蒜、辣椒等系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优势,探索形成了公司+产业+农户(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把给贫困群众不断输血变为自我造血。由政府搭桥农户(贫困户)与企业签订产业农产品回收协议,企业给贫困户免费提供辣椒苗,并邀请专家进行无偿种植技术培训,等到辣椒收货后由企业以保护价进行收购,带动10余户贫困户发展辣椒种植22.3亩。同时,企业通过大蒜、辣椒等系列农产品深加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163人,其中贫困户5户7人。截至目前,贫困户通过就业、产业种植等,年人均纯收入增加800-1200元。
合作互助,变独斗为共赢, 抓住该村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机遇,探索发展合作社+产业+农户(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不再进行简单化小规模的种植加工,而是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推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在政府支持鼓励下创办小田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余亩,大力发展传统辣椒种植产业以及特色油菜种植加工产业,其中14户贫困户流转土地25亩,直接为贫困户年增加收入20000元。同时,以14户贫困户25亩土地资源进行入股分红,并为180余村民和有劳动能力的6户7人贫困群众提供劳动岗位,带动群众年人均增收约4300元、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5000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