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打造周秦文化旅游专线
怎么让文物“活”起来,雷兴山有几点建议。他说,以周原遗址为例,文物考古工作者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构想,准备将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相结合,科研和旅游产业相结合,从而打造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期工作已启动,正在抓紧推进。
雷兴山认为,在遗址公园里,可以建立几个遗址博物院。这里所说的遗址博物院,在雷兴山的脑海中,这些博物院除了展现可移动文物之外,还要有重要遗址的陈列,让游客实地感受到古建筑和周文化的美。同时,雷兴山建议,市上有关部门要逐步启动申报周原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这是一个重头戏,雷兴山认为,这是让宝鸡和周原的文物“活”起来的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雷兴山还建议,市上应该打造一条周秦文化旅游专线。在雷兴山的设想中,这条旅游专线应该以周原遗址为起点,向西到周公庙,再向西到雍城,再向西行,到钓鱼台景区,最后将石鼓山作为旅游专线的终点。“从周原一直到石鼓山,这条旅游专线就像一条项链,这几个景点就是项链上璀璨的明珠。”雷兴山说,依靠这条旅游专线,可以打造一个全新的、巨大的、独一无二的周文化景区。
雷兴山说,过去,说到以周或秦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大多数人说起来就是兵马俑,其实在他看来,宝鸡的一些文物遗存和遗址,不比兵马俑差。这条旅游专线,“龙首”在周原遗址,可以和法门寺相得益彰、相辅相成。通过这条旅游专线,可以为宝鸡地区打造新的旅游特色。
雷兴山认为,这条旅游专线要有科技方面的创新。他举例说,游客到这条旅游专线上的某个遗址参观时,除了眼前看到的遗址,还可以戴上 V R头盔或眼镜,就可以看到古时这个遗址完好时的样子。上了特殊的旅游车后,还可以营造从一个遗址“穿越”到另一个遗址的效果,这是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是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宣传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文物,并让文物“活”起来。这不仅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专线,也是古老文与宝鸡风情结合、古代化艺术与现民风民俗的合,更是文化环境与自然风光的结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