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红向东”合作社映红产业扶贫路

2017-09-09 08:24  渭南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刘超峰通讯员弥晓强

因为天生患有残疾,陈俊有就一直靠吃低保和残疾补贴生活。精准扶贫以后,成为贫困户的陈俊有更加喜欢闲转和看热闹,人多的地方,常常都能看到他“逛来逛去”的身影。“懒汉”陈俊有,就成了人们私底下对他的另一种称呼。

针对有劳动力的“懒汉”,临渭区官底镇帮扶干部找准“病灶”,开出精准“药方”,经过帮扶干部的支持和鼓励,陈俊有从今年5月开始在“红向东”合作社打零工。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照这样干下去,娶媳妇就不愁了……”8月25日,这是陈俊有拿到3000元劳务费后说出的第一句话。

和陈俊有一样,14户贫困户这几天都从“红向东”合作社领到了数千元不等的劳务费。

姜家村二组的贫困户姜天良,儿子自幼患有脑瘫,妻子患有脑癌,无奈又找不到好产业,生活的重担让他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

2015年,经过镇村干部动员,老姜加入到“红向东”合作社,将自己的5亩葡萄交合作社托管。可眼看今年这5亩葡萄就要成熟了,却出现了大面积裂果,这让54岁的老姜欲哭无泪。

因为这5亩葡萄在当初老姜种植的时候,合作社跟他签了销售协议,可品质出了问题,合作社还会收购吗?带着疑虑,姜天良将情况告诉了合作社,没想到合作社不但派技术员帮助他防止病虫害,还高于市场价格重新跟他签订了收购协议。

“红向东”葡萄专业合作社社长郭向东说,他们合作社针对周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制定了系列帮扶措施,一条龙服务打消贫困户的顾虑;对无劳动能力的,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资金入股等形式提高贫困户收入。截至目前,合作社已与周边15余户困难群众签订了贫困户增收协议,并带动5户困难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以来,官底镇针对不同贫困户找准“病灶”,开出良方,让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产业支撑。现已有5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葡萄种植、园区务工等形式,加入到“红向东”专业合作社,每户贫困户年增加收入3000余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灞桥区举行庆祝第33个教师节座谈会

    2017-09-08 18:39阅读

    崔道德:养殖业带我摘“穷帽”

    2017-09-07 19:03阅读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农民幸福家园

    2017-09-07 08:59阅读

    汉阴19名教师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2017-09-05 17:03阅读

    省扶贫办主任王卫华到铜川明察暗访脱贫攻坚工作

    2017-09-05 08:14阅读

    西安将申请“全球音乐之都” 街头歌手点亮古城

    2017-09-04 17:09阅读

    石泉:山体滑坡遇险情 公路受阻通水路

    2017-09-01 18: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