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这五年:建设一流路网 让西安通达四方(4)

2016-12-01 20:24  西安晚报  字号:T|T

优先发展公交

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一辆公交车的承载量,可能和几十辆私家车相当,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人越多,城市的交通压力就会越小。按照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目标和要求,西安市将用五年时间(2013-2017年)建成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西安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五年行动方案》《西安市常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等专项规划,立足长远,踏实前行。我市先后实施南门、太白南路和东大街综合改造等工程86项,交叉路口和公交港湾改造工程389项,改造支路65公里,打通改造断头路、背街小巷121条,主城区路网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改造修建交叉口、公交港湾和过街天桥389项,新建停车位3.5万个,全市路网体系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还建成公交枢纽站23个,新增公交停车位2691标台,设立单项公交专用道444公里,更新及新增公交车4400辆,开通调整公交线路160余条,实现智能化线路调度59条,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6%,公交保障能力在全国同类城市居先进地位。

除了大力完善城市路网,积极发展公交地铁外,我市公共自行车的快速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共建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460个,投入运营4.5万辆,公共自行车的日使用量已经达到40万人次,实现主城区和各开发区、核心区全覆盖,绿色交通出行深入人心。

“我自己有私家车,但现在出门我尽量选择公交车加公租自行车的方式,公交车的车况改善了,加上公共自行车的租赁还车点多了,无论是远距离出行,还是‘最后一公里’都很方便,而私家车开出来要考虑停车、拥堵等各种原因,反而没有公共交通方便。”家住南梢门的宋女士说。

便捷的交通将每一个人紧紧联系。许多人把一座城市的交通比喻成一个人的血管,血液通畅了,人才能健康生活,城市也才会越来越健康。在西安这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的城市里,交通枢纽建设的成果,将带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发展成果。

交通便捷

市民享受最大实惠

村民张力家就住在310国道旁,他家种了9亩多的红薯,每到收获的季节,除了收获自家的红薯外,他还会收购一些村民家的红薯贩卖,“这条道修好后,我打算买一辆大货车自己贩运红薯,还可以跑跑运输,肯定会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修路给我们带来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他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秦岭北麓的旅游景观,结合107省道改扩建,我们还启动了旅游绿道示范工程。”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工程处副处长张争明介绍说,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绿道示范工程位于秦岭北麓关中环线以南,东起长安子午峪,向西至户县黄柏峪,路线全长21.85公里,该项目同步建设车行道和慢行系统,采用红黄两种颜色将路面分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让市民在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中得到锻炼和休闲。现在,许多市民都会选择周末到这里骑车锻炼。

不仅仅是西安市民,许多外地游客也享受到了西安交通发展带给他们的便捷,“我们这次就是坐高铁从上海来西安的,今年9月份以前,西安到上海根本就没有高铁,只有飞机,因为家人有点儿恐高,虽然一直想带他们来西安,但是总觉得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太辛苦,没有成行。”来自上海的游客尤先生说,“来西安之前我们本打算租一辆车的,后来查过攻略之后发现,地铁很方便,公交车也很方便,来了之后发现果然是这样,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一下子提高了好多。”

“小时候我总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周末被他带着去公园玩,后来家里条件好了,买了私家车,不过现在,我坐得更多的反而是自行车,这种感觉虽然‘复古’,但是我觉得最时尚。”作为“80后”的西安市民赵汝超说,“更重要的是环保,看着我们越来越美的城市,会让我觉得自己也出了一份力。”记者 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地铁5号线兴庆路站3日起将围挡 过往司机注意绕行

2016-12-01 19:42阅读

西安市下月起将举办各类免费招聘会24场

2016-11-30 12:00阅读

“健康与爱·伴行青春”:西安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辩论赛在西安培华学院举办

2016-11-29 17:01阅读

西安明年元旦起淘汰补贴将降低 要报废抓紧办理

2016-11-30 10:31阅读

新华网:研学旅行的“西安模式”

2016-11-28 14:00阅读

西安91条长途班线预售除夕前车票 储备车辆满足旅客出行

2016-11-28 10:29阅读

西安网约车2700毫米轴距车型引争议 专家:把车型选择权交给乘客

2016-11-26 13: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