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2016年发改工作10大亮点
1、规划编制胜利完成。按照中省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委通过成立机构、前期调研、课题招标、委托编制单位、聘请第三方评估、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委审定、市人大批准等程序,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编制任务,为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三市”建设新局面绘制出了宏伟蓝图。2016年2月29日,分14篇章、约5.5万字的《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被汉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印发实施。《智慧汉中》总体规划、《汉中市“十三五”产业结构调整及“六大产业”发展规划》、《汉中市南水北调“十三五”规划》、《汉中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汉中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等31个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印发实施,其余10个专项规划正在紧张收尾。
2、“两学一做”扎实开展。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要求,委党组及时研究,成立了以委党组书记为组长、委纪检组长、委机关党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在全委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按照市委安排部署,结合发展改革工作,联系党员思想工作实际,认真进行了学、做、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委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结合“两学一做”,积极开展了治四病强作风促超越,照、查、改活动,全委党员真学、实做、笃行,以“两学一做”为动力、以治四病强作风促超越为抓手,取得了学习教育、业务工作的双丰收。
3、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6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制约因素增多等不利局面,我委沉着应对、主动作为、强抓快推、精准发力,将项目建设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强化运行监测分析,多轮驱动扩投资、兴工活商稳增长。通过领导联责包抓、现场办公协调、联合交叉检查、强推集中开工、现场观摩点评、打分排名促进、约谈诫勉助推、专题宣传鼓劲、优化环境保障等系列组合拳,促进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再创新高,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质量提升、效益提高态势。332个市级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542.8亿元,占年计划的127%。汉中秦元科技公司10万吨烧结扮装刚玉、汉中精测电器智能测控系统、诸葛古镇、天汉文化公园等一批项目建成。西成客专建设接近尾声、兴元新区建设日均投资过亿元,阳安铁路扩能改造进展顺利,西镇高速、黎坪旅游专线开工建设。汉巴渝铁路、阳安铁路至兰渝铁路连接线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列入省考的3个重点项目,我委与所在县区一道,采取紧盯、勤督、强扶、实帮等举措,促进了项目的实施。3个省考项目完成投资86.9亿元,占年计划的215%,为全市增添了光彩。在中央扩投资、稳增长专项督查中,我市扩投资、稳增长的做法,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高度称赞。
4、争取资金再创新高。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困难诸多的不利条件下,我委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发挥跑项目、争资金职能作用,委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殚精竭虑,赴省进京,汇报衔接,想千方设百计求得上级支持,经过艰辛努力,一大批关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得到了中省资金支持。据统计,全委2016年从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落实中省预算内投资15.6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资金34亿元,银行贷款55.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2亿元,超额完成1.2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为“三市”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重点工作有效推进。为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汉中市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惩实施办法(试行)》,按照市委、市政府追赶超越工作要求,委主要领导挂帅亲抓,组织专人,起草了《汉中市追赶超越发展总体方案》;为落实追赶超越发展,夯实追赶超越发展的项目基础,成立了石墨烯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智慧汉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民用飞机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按照中省决策部署,狠抓钢铁去产能工作,至12月5日,全市完成全省去产能任务的60%,为全省去产能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狠抓能源节约工作,严格控制用能管理,万元GDP能耗下降4.659%,超出任务1个百分点。此外,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等困难,抽调10名同志组成专门班子,出色完成了市政府领导交办的天津汉中合作洽谈会筹备工作,保证了合作洽谈活动的顺利进行,受到王建军市长的高度评价和参会人员的一致称赞。认真筹备、胜利完成了在我市召开的第11次陕南循环发展会议的各项工作。拍摄反映我市循环发展成就《追赶超越谱新篇》电视专题片1部,赠送与会代表、在大会现场播放;组织循环发展文章10余篇,办专版2版,对我市循环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6、业务工作跃上台阶。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潜能释放乏力的大环境下,不畏困难,砥砺奋进,坚决执行中省市扩投资、稳增长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委对我委“勤学习、善谋划、转作风、强服务”的要求,自觉以窗口服务单位标准严格要求全委员工,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聚正能,精准发力促投资,强招硬措稳增长,我委承担的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项目在线审批工作强力推进,办结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发展改革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我委被省发改委授予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先进集体。扩投资、稳增长的做法,受到了中央督查组的高度肯定。
7、包村扶贫成效显著。按照中省精准扶贫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委结合部门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实效,在市委的关心支持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协助下,在包扶的南郑县红庙镇群福村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包村扶贫工作,先后投入563万元,建设通村道路7.9公里一条,并帮助兜底脱贫群众购置家具、发展产业,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16年,我委包扶的7户22名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群福村将在全市141个贫困村中率先实现整村脱贫致富。
8“五个一流”成效显著。以“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为标准,以市委基层党组织“七个全面过硬”工程为契机,在全委党员中开展了对标量差真整改,全面过硬我当先活动,结合“七一”优秀党员评选,隆重表彰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张悠悠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党员先锋岗称号;交通运输科干部杜鹃荣获全市“三八红旗手”;体改法规科干部王乐荣获全市“六五”普法先进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调研员杨志刚被市委宣传部、汉中日报社授予全市优秀通讯员;委办公室主任胡厚荣、物价局科长薛松被市人社局荣记3等功;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军等5人荣获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先进工作者;我委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授予全省维稳工作先进集体;被省人社厅、省发改委授予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先进集体。全委党员干部无一人违法违纪,“五个一流”优秀发改团队打造成效显著。
9、机关文化丰富多彩。以“五个一流”为抓手,以打造优秀发改团队为目标,以机关群众文体活动为载体,设立了体育组、文艺组、摄影组、书画组四个兴趣活动小组,有组织机构,有活动场地,有活动内容,有褒奖措施。长期坚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参加市上组织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先后开展了迎新年5公里越野赛、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气排球、游泳、太极拳、健美操、登山、摄影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进行了佛坪待开发旅游线路实地考察、留坝重点项目观摩调研活动。机关干部走出大院,融入自然,接了地气,受了教育,学到了基层发改干部吃苦奉献的敬业精神。选送6幅摄影作品参加了市直机关第三届“两汉三国·真美汉中”摄影大赛,3幅作品分获1、2、3等奖,3幅作品获优秀奖。由于我委领导重视,组织认真,选送的作品量多质优,我委被市政府办公室授予第三届市政府机关摄影展先进集体,受到市政府办公室的通报表彰。
10、信息宣传成绩斐然。紧密围绕“促投资,稳增长,惠民生”总基调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与汉中日报、汉中电视台合办栏目平台,采取领导带头写文章、任务到科严考核、兑现奖励激活力、比学传帮强队伍等举措,强化宣传信息工作。为配合第11次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会在我市的召开,与汉中电视台联合,拍摄了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谱新篇》专题片,发送与会代表,并分别在大会现场和汉中电视台滚动播放,有力地宣传了我市循环发展成就;全年编发汉中发改12期,编发文章340篇(条);全委在汉中电视台《汉中新闻联播》、《走进重点项目》、《县区要闻》栏目播发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改革工作等新闻331条,在《陕西日报》发表文章3篇,《汉中日报》发表文章49篇(条),陕西《政法天地》发表文章1篇,《三秦都市报》、《陕西信息报》发表文章2篇,市委《今日汉中》发表文章9篇(条),4篇研究类文章分别被《陕西发展改革》和《汉中经济》刊用。40条政务信息分别被市委汉中信息和市政府政务信息采用,多篇被市政府政务信息摘编专报省政府。5条重大信息被省政府网采用;8条信息被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采用;34条反映发展改革工作的信息被市政府网采用;128条被省发改委网采用;50余条信息被人民网、新浪网、三秦网、上海、北京、广州等主流网站转载;30多条信息被市直部门(单位)、相关县区、省内发改系统转载,有力地宣传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改革工作。我委被市委办公室授予全市党政机关办公室工作先进集体,1名同志被市委宣传部、汉中日报社联合授予优秀通讯员,受到表彰奖励。
(杨志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