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的建筑,请为“文化”买点单
文旅论坛
■ 党信朋
有一种城市,她美得很有气质,如一位绝世倾城的女子,只要对你莞尔一笑,你就会茶饭不思,久久不能忘怀,更严重点,还会得相思病,病入膏肓,和梁山伯一样。这样的城市,你去过一次,城市的印象就会刻在心中,以后,你总想带着你喜欢的人再去一次,把最美好的事物和她分享。
有一种建筑,只是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俄罗斯方块,如你那感情快破裂却又蛮横的老婆,睡在你旁边,你也记不清她的样子。这样的城市,你去了一次就不会再去了,因为她勾不起你的任何想象。这样的城市,用凝固的水泥在昭告天下,这个城市缺乏文化的内涵和灵魂。
19世纪中期,音乐理论作曲家姆尼兹豪普德曼在他的名作《和声与节拍的本性》里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这样提示音乐与建筑的关系: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建筑的结构形成于数学和力学的创造,而建筑上的整体美观又与绝对的、简单的、可以认识的数学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说,建筑更是这座城市的第一形象,色彩、造型、布局等综合因素考量,具有美感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种魔力,对游客有一种吸附力和亲和感,听说了就想来,来了就不想走。
城建很漂亮的城市有很多,北欧的风情小城,小镇太远就先不说,在我去过的中国城市中,厦门、大连都是比较漂亮的城市,走过之后,总会记得那里的某个点,一直念念不忘,还会对心爱的人说:我很想带你去厦门或者大连,因为那里很美。心里会觉得,这是爱的至高表达。
安康市是一座旅游城市,也是一座滨江城市,这里有一个需要引起思考和重视的问题,一座城市的建筑,盖起来后就会钉在那里几十年,棚户区危房拆迁改造都无比艰难,更何况一栋20层、30层的高楼。日久天长,这些建筑会变成固化的符号,昭告世人,这座城市缺乏文化和内涵。久而久之,便如一个人老珠黄的女人,失去魅力。
在城市扩展的那些年,房地产行业顺势而起,开发商也成了土豪的代名词,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往这个行业里挤,有干包工头的、有转行的、甚至还有白手套的,他们往往没有任何企业的沉淀和文化积累,所理解的开发,就是买块地、挖基坑,盖房子嘛,一层一层往上垒就好了。当然,按照规定,开放者必须找有资质的设计院先设计方案并通过评审,据我对行业的了解,安康的城市建设,一般会找西安和重庆的设计院,我并不是说西安或者重庆等城市的设计院不好,可行业的残酷竞争、商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这些设计单位的从业人员水平层次不齐,追求短期利益和不太了解文化内涵重要性的开发者,也不愿意为前期软实力买单,往往导致一些没有美感甚至功能性很差的建筑就拔地而起了。
很多设计单位,为了抢单业务,设计价格很低,10元一平方米,设计师有时候是一些高中毕业、初中毕业半路出道的绘图员。这些方案在彩色效果的渲染下,推杯换盏中被顺利通过了。而一座座凝固的符号就这样被永久的固化在这个城市。有时,我极端的想,这种行为是不是一种历史犯罪啊?
安康,汉江边上点缀的一颗秦巴明珠,她应当有明珠般的美丽和内涵;安康又是旅游城市,旅游则要对外展现一个地方的美,旅游嘛,来玩几天就走了,肯定不会有太多时间去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第一印象肯定是视觉提供的。再者,既然连外观气质都没有弄出感觉,又凭什么说这个地方有文化和内涵呢,比如一个女孩,不洗脸、不化妆,一副邋遢像,但她说她有内涵,你信吗?内在的文化气质也会通过外表展现出来,或者叫内外兼修。
营销大师们常说:营销是策划出来的,既然如此,我们的城市开发者建设者们,应该为建筑在前期多付出一些,为文化和创意买单,不会亏。毕竟,等你建好之后就无力回天了,还给这个城市的后代留下无奈的遗憾。
安康,汉水而兴的城市,水城一色、江城一体,我们又是北方的最南边,学习借鉴东南沿海经验,应该是吻合的。比如厦门,城市很美,美到甚至不需要宣传,游人也自然络绎不绝。开放的东南沿海城市,他们最早接受更多更先进的理念,作为人口流入城市,他们更加包容,这是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的答案。虽然,我们现在的经济水平落后那些发达城市,可是GDP会涨,盖在那里的房子30年甚至更久都拆不掉了。
城市和人一样,有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这个底蕴和魅力却需要沉淀和积累,无法急功近利,不像包一个工程,一不小心半年不见就翻身发财了。从贫困户到暴发户,或许三年甚至一年,从文化匮乏到有文化内涵,需要十年、二十年;可一旦这个魅力和底蕴形成,则会光芒四射,自身就具有强大的吸附力。
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拼命地挖掘过去的历史文化名人,总想用他们的余热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增值,这说明我们也有强烈追求文化内涵和美的渴望。如果反过来想,一个故去百年的祖先,他的后代们还在绞尽脑汁依靠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无法超越巨人,不知九泉下的他们是含笑还是惭愧呢?
大家都喜欢四合院,那是祖先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在一切现代科学技术超越远古时期的今天,我们就不能勾画更好的画卷,只会盖几层火柴盒子?
让一座城市有内涵,请先从城市的建筑开始吧!凝固的音乐、固化的符号,无可逆转的一次性工程。是留下让后代欣赏膜拜的艺术品、就像我们膜拜先人的古镇一样,还是留下一堆后代开着挖机边挖边骂的建筑垃圾,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动这一念,就请为文化买点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