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养鹅脱贫路上的欢喜——潼关县安乐镇产业脱贫不落一户

2017-09-11 08:25  渭南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姚二曼通讯员杨迪

“一只鹅苗10元,喂养大约两个月出栏,每只养到8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场8元的收购价,每只可以卖到64元,”安乐镇安乐社区党委书记刘榜言仔细给记者算起了养鹅的利润账,除去饲养和人工等成本,每只净利润能达到10元左右。

养鹅是贫困户现在比较看好的一个产业,也是镇上扶持的一项脱贫特色产业,村里102户贫困户全都入了股,按照一年出栏十茬计算,每茬出栏3000只,在市场行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纯利润就是30万元,预计初期一年每户的保底分红能有上千元。

“养鹅比养个娃还精细哩,”刘榜言笑着说,这是贫困户们未来脱贫的希望,可马虎不得。在办鹅厂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村上的10名干部,不等不靠,一共凑了5万元,仅鸭苗一项就花去了3万元,这是大家的心血。

自从3000只鹅苗被运了回来,村干部和在鹅厂务工的贫困户没少操心。因为运来的鹅苗刚刚脱壳第二天,必须做好保温工作,他们为鹅苗焊接了一排排铁的小房子,装上浴霸,还买来了专门喂养的奶嘴,不分昼夜精心照顾了整整10天。等这些鹅苗度过危险期,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贫困户陈拥军打心里觉得,为了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大家都在做着各种努力,脱贫肯定不成问题。

45岁的陈拥军是鹅厂的防疫员,他和7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之前一直靠外出打零工维持生活。“近几年,母亲身体不好,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跟前离不开人,”陈拥军无奈地说,光母亲一个月吃药就要花一千多元,靠种地和打零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他到鹅厂当上了防疫员,每月发200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加上家里种植的2亩多花椒树收入,这让他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贫困户康记元在鹅厂当饲养员,每月工资1500元。再过二十多天,安乐社区的首茬鹅就出栏了,他和陈拥军盼望着能卖个好价钱。以前咱没钱、没技术,现在各级帮扶部门带来了资金、技术,给了我们真正的帮扶和希望,只要自己勤劳就行。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正好遇到县上的周二扶贫日,大雨天扶贫部门风雨无阻地赶了过来,询问鹅厂的情况。得知天气转凉后,鹅厂还需要建一些保暖设施,包联部门领导、县政法委书记刘永利现场和包联部门的干部商量,再想办法筹措一些资金,一定解决好鹅厂当下的紧要问题。

“县上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自身更要心用到,力出到,相信苦不会白下,大家有信心、有决心脱贫成功。”刘榜言信心满满地说。

比起安乐社区,留翎村的养鹅规模更大,效益已经显现出来。“我们村有两个鹅厂,一年出栏大约13万只,按照平均5元利润来算,都有六七十万元的利润。”留翎村党委书记赵抗荣对村里的脱贫工作更是底气十足,现在两个厂已经卖出去好几茬鹅,根本不愁销路,效益很可观,村里78户贫困户都入股。这个产业周期短、见效快,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眼前的困难,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

养鹅产业正在成为安乐镇产业脱贫中的一匹黑马,安乐镇一共有240户贫困户,目前已带动了180户贫困户,占到了贫困户的75%,镇党委书记曹鹏向记者介绍,以目前的效益来看,年底每户最低分红不低于1000元。除了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就近在鹅厂务工。

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才能彻底拔掉穷根,改变困难群众生活状况。

曹鹏说,目前,全镇各村都已成立了村集体性质的脱贫合作社,按照“产业不拉一户”、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脱贫措施。

中军帐村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示范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早,大棚产业远近闻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党委切实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采用“党委+功能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不仅带动本村贫困户致富,更托管了邻村15户贫困户共同致富,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留翎村种养殖合作社除了养鹅外,还成立了铁锅豆腐合作社,将本村零散的8家豆腐作坊集中整合,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美化了环境,发展了产业,带动了脱贫。

安乐社区种养殖合作社大力鼓励群众发展花椒、核桃、连翘、丹参等经济作物,目前发展花椒2000余亩,中药320亩,每亩为贫困户扶持500元,帮助群众实现产业转型。另外,结合地域特点,鼓励沿山群众加大中蜂、牛、羊等养殖,给予相应的扶持,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途经。

眼下,在安乐社区,每一个村(社区)基本实现了特色脱贫产业的全覆盖,挖出“贫根”植入产业,为贫困群众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大型音乐剧《孙思邈》即将隆重首演

    2017-09-10 08:37阅读

    灞桥区举行庆祝第33个教师节座谈会

    2017-09-08 18:39阅读

    崔道德:养殖业带我摘“穷帽”

    2017-09-07 19:03阅读

    临渭区集中开展区直单位包联社区创建活动

    2017-09-06 11:51阅读

    西安市第一中学举行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

    2017-09-05 11:33阅读

    安康名优特产走进宁波 签约18.2亿元

    2017-09-04 16:01阅读

    西安77岁老人摔倒众人忙去扶 老人说心里很暖

    2017-09-03 09: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