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中药材扶贫种出“岚皋风景”

2017-09-13 11:32  安康日报  字号:T|T

(通讯员 陈国强唐平廖霖)岚皋县中药材精准扶贫成果备受关注。近年来,该县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扶贫产业之一,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径。

敢想肯干闯出一片新天地

中药材绿了生态,又鼓了老乡腰包,能让绿水青山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初秋的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清幽寂静,山花烂漫,绿树成荫。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河从宽阔的村道旁缓缓流过,肥沃的田地里,成片的白芨苗茁壮生长,或雪白、或粉红的花儿争鲜斗艳,竞相绽放,芬芳四溢。青瓦、白墙、格子窗式的民居镶嵌在白芨花的海洋里,仿佛置身世外桃园、人间仙境。这几年我们村很多群众靠白芨鼓起了腰包,面积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有500多亩了,村支书伍先忠在向我们介绍时,脸上满是笑容。

说到蒋家关的白芨,我们很快想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王富国,在《陕西日报》和《安康日报》多次看到过他两分地收入10万元的相关报道,今年他还当选了安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这就是王富国家,伍支书指着面前三间两层还未粉刷的小洋楼向我们介绍。他的房前屋后都是塑料大棚,我们在大棚里见到了王富国,今年40多岁,消瘦的国字脸上那双睿智的双眼显得与众不同。大棚里密密麻麻的白芨疯长着,紧挨着的一个棚里,布满了七叶一枝花小苗,看到我们对白芨很有兴趣,他便如数家珍地谝了起来。

2013年,白芨市场紧俏,鲜白芨卖到80元/斤,蒋家关的男女劳力都背着干粮,早出晚归,上山采挖野生白芨。一年下来,户均少则收入几千元,多则几万元。王富国也加入了采挖野生白芨的队伍,但他挖回的白芨一棵也没卖。当时我就想,野生白芨总有一天要挖光的,既然市场这么好,何不人工种植?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于是头一天上山挖野生白芨,第二天又比照野生白芨的生长环境,选择最接近的地块把挖回的白芨栽到地里,为了让白芨长得更好,他还挖来山上的腐殖土做底肥,经常在地里拔草、除虫,精心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春天栽到地里的白芨苗,到了秋天便由1株增加到510株。2015年以来,他每年光卖苗子就有10多万的收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摸索尝试 成就一番大事业

王富国从尝试中获得了成功,他的致富技巧也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家喻户晓。为了提高种植效益,他还研究起了大棚种植,低温季节就用塑料膜保暖,高温则用遮阴网降热,从而营造了白芨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他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沿河两岸的地全部中上了白芨,大棚由1个增长到了8个。

最近几年我把老房子的地也全部种上了白芨,有6亩多了,总的能卖多少钱?,应该比前几年多的多,目前苗子卖3块多一根,鲜白芨目前能卖到60-70多块钱一斤,就算10元/斤也能赚钱,王富国憨厚的笑了笑。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但以去年的收入推算,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近几年,王富国从白芨的水肥管理,病虫防治,大棚种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附近农户向他请教技术的一拨接一拨,他都有求必应,细心传授。

扶贫帮困 倾献一颗爱民心

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枯竭,蒋家关的人们也纷纷效仿起王富国来,从挖白芨转向了种白芨。

我是前年上半年开始种的,二三月间我们在山上挖了一些苗子,从王富国那儿赊了1000多根,今年分了下蔸,大的都卖了,每根3块多,小苗子又栽到地里了,这坨地卖了3万多,陈玉梅在她种白芨的田坎上,向我们说起了她家种白芨的情况。

我以不紧不慢的步子量了量她指的这块地,长约12步,宽约8步,大约80多平方,这块地有800多蔸,每蔸大大小小510根。我们村有60多户种白芨,农户自己种了300余亩,户均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苗子和技术都是王富国提供的,去年他还注册成立了合作社,农户通过买或赊他的苗子发展,每年来我村收购商品白芨和苗子的客商络绎不绝,伍支书一户一户的给我们做起了介绍。

一花引来百花开。在王富国的带动下,不断蒋家关的白芨面积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就连西安森海园林有限公司经理冯崇勋也通过《陕西日报》知道了蒋家关和王富国,他多次到蒋家关实地考察,发现这儿的土地特别适合种植白芨,这儿的劳动力不断淳朴厚道,而且大多掌握白芨种植技术,从而坚定了他到蒋家关发展中药材的信心。今年二月份,在镇村的支持下,冯崇勋以300元/亩的价格在该村流转土地500亩,连片种植白芨200亩、贝母100亩、黄精20亩,总投资400余万元,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年收入50余万元。

临行前王富国还告诉我们,这次有幸当选安康市人大代表,深感责任重大,我要起带头作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动乡亲们把经济搞上去,为全村的脱贫攻坚尽一份力。

精准扶贫开出中医一处方

岚皋县山川秀丽,风景独特,发展中药材产业既是助农增收的扶贫产业,又是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生态优势的绿色产业。中药材产业是岚皋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是调结构、促增收的富民产业。今年蒋家关百亩黄金茶园、千亩魔芋园、千亩药材园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农民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岚皋县还发挥中药材接二连三绿色产业优势,将种植基地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结合起来,打造中药材观光示范园,推动休闲养生、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独具中医药特色的岚皋风景,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佳结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在扶贫攻坚的冲刺阶段,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因地制宜谋发展献上了一剂良方,也为全县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科学样本。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禁用燃煤取暖又没天然气 市民问公房租住户今冬咋办

    2017-09-12 23:28阅读

    举渭南全市之力精准扶贫“攻坚拔寨” 渭南市累计实现脱贫80.67万人

    2017-09-12 09:36阅读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喜迎教师节暨 “2017年教师专业技能大赛”表彰会

    2017-09-11 10:27阅读

    西安广播电视台丝路频道开播仪式举行 上官吉庆出席并讲话

    2017-09-08 14:18阅读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农民幸福家园

    2017-09-07 08:59阅读

    汉阴19名教师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2017-09-05 17:03阅读

    经开区长三角招商揽金121.6亿元

    2017-09-05 08:3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