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渭南全市之力精准扶贫“攻坚拔寨” 渭南市累计实现脱贫80.67万人
(记者崔晓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要看贫困老乡。近日,记者从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喜迎党的十九大,建设‘三地一中心’,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扎实开展“六个精准”、强力推进“五个一批”,全力帮助剩余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实现贫困村稳步脱贫退出,贫困县、片区县逐年摘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1.59亿元,退出低收入贫困村262个,实现脱贫80.6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5%下降到14%。
当前,离“到2019年初步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20年我市农村贫困人口与全市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有哪些成效?还要深化哪些工作?市扶贫办副主任汤光强就相关情况作新闻发布。
——“六大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上下精心部署,统筹谋划,结合渭南实际,全面建立脱贫攻坚目标、政策、责任、作战指挥、社会扶贫和督查考核六大工作体系,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构建脱贫攻坚目标体系。确立“四年脱贫攻坚、一年巩固提高”的总体目标,制定脱贫攻坚“时间表”,明确“八个一批”路线图,明确2017年实现6.65万贫困人口脱贫,205个贫困村退出,大荔县整体脱贫的目标任务。二是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出台了《渭南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及其分工方案等20多个政策性文件,初步构建起全市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三是明确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级推动、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机制总体要求,出台了《逐级述职报告制度》,逐级签订“任务书”,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抓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
(下转第二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