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秦腔为媒西安秦腔剧院上海行掀起“三秦文化热”(3)

2017-11-06 11:05  西安日报  字号:T|T

拥趸众多

实现三秦文化和海派文化“对话”

观众反响热烈,也引发了学界关注11月3日于上海市文联举行的“秦腔《易俗社》上海研讨会”和11月4日于复旦大学举行的“《易俗社》学术研讨会”上,文化界专家学者们对易俗社典雅质朴、洒脱精致的演出给予极高评价,他们同时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百年易俗社此次走进上海,用一部大剧讲好“中国故事”,继而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推动了易俗社和沪上大学的相互交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也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一次成功探索。

著名戏剧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认为,《易俗社》以秦腔艺术讲好了秦腔人自己的故事,“这部戏可以说是戏剧界、文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典范从这部戏,我更了解了易俗社、易俗社历史中一批文化人的坚守,以及他们进行移风易俗、开化明志所做的努力。这部戏非常的真挚,希望秦腔以后多来,为上海的舞台增添具有西北特色的亮丽光彩”。

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同样为来自大西北的同行点赞。马莉莉感慨,很多时候看戏是看一个故事,但是秦腔《易俗社》让她感到了一种博大而震撼的力量,“把百年剧社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讲述沧桑风云间,戏曲人强有力的根基与执守信念从何而来,这部剧给我上了很有教育意义的一节课”。

从三秦大地到浦江两岸,在学者们眼中,此次西安秦腔剧院借由《易俗社》,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三秦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对话。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黄暾炜表示,秦腔是当之无愧的三秦大地的名片,根植于西北文化,“所以这次秦腔剧院做得很好秦腔这个戏,还是需要到全国走一走。秦腔可以和上海文化,和全国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对话’,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综合的文化生态”。

热烈邀请秦腔乃至陕西文化再次走进上海的,不止黄暾炜在《易俗社》演出当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就特意赶来观看演出,并提起2011年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连连夸赞西安秦腔剧院两次给艺术节带来好戏,希望今后每年举行一次沪陕艺术交流与学习活动。

在“《易俗社》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聂伟也向西安秦腔剧院发出“日后常来演”的邀请,“上海和西安之间有太多密切的关系,《易俗社》到上海来演出,我们的剧团也希望到西安去演出,希望我们两地戏曲工作者携手,把沪陕两地的文化交流做起来,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不忘初心

致力戏曲传承保护和发展

对于来自上海的诚挚邀请,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兼总经理雍涛表示,将举全院之力,配合相关文化主管部门,“用我们共同的努力,对接沪陕文化,更矢志不渝践行传统戏曲传统保护和发展”。 11月3日下午,西安秦腔剧院赴沪演职人员还一起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志士情怀。参观中,大家在一件件珍贵展品前驻足、流连,在一个个历史场景中思索,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感悟。他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发扬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立足岗位,在秦腔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创先争优,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召开铁腕治霾冬防攻坚行动誓师大会

2017-11-05 23:37阅读

西安启动新规 共享单车违规停放将被依法暂扣

2017-11-04 13:24阅读

西安城管部门表示 焚烧落叶将从严从重处罚

2017-11-03 14:38阅读

市民钱包忘银行厕所 工作人员捡到后归还

2017-11-01 23:10阅读

西安市第一中学工会举行全体教职工“掷球”比赛活动

2017-10-31 15:03阅读

八旬老太西影路被撞躺路中 好心人将其送医院

2017-10-28 20:37阅读

西安“禁烟令”今起面向社会征集意见 倡导5月31日停售停吸

2017-10-26 22:58阅读